光大控股一手扶持,7年9次融資,3年半虧損70億,特斯聯:赴港IPO或成現金流救命稻草
炒股就看,權威,專業,及時,全麵,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!
來源:市值風雲
虧損的日子真的有盼頭嗎?
今年以來,隨著香港證監會、港交所持續推進上市機製、股票流動性等改革,港股市場交易日趨活躍,IPO回暖跡象明顯。截至12月18日,香港市場共63隻新股上市,首發募資額達到830.67億港元,較去年同期增長77%。
尤其是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步伐加快,在已上市的63隻新股中,來自內地的新股有56隻,占比高達89%。
今天要介紹的這家公司便是其中之一——重慶特斯聯智慧科技(以下簡稱“特斯聯”),於近期向港交所遞表,向“國內AIoT第一股”發起衝刺!
背靠光大控股,7年9次融資,IPO前估值210億
特斯聯成立時間並不久,2015年創立至今滿打滿算不到十年,卻早已在一級市場裏星光熠熠。
自公司誕生以來,便天然攜帶著資本基因,創始人艾渝曾就職於頂級投行摩根大通及香港投資銀行部。
2008年,艾渝入職光大控股,一路過兵斬將12載,最終任光大控股董事總經理,主要負責一級市場私募股權投資,並作為核心創始人創立中國最大地產基金光大安石,累計主導投資規模超500億人民幣,可以說是光大控股的一員大將。
(來源:光大控股官網)
此外,特斯聯董事長王歐、董事金正、執行董事兼高級副總裁張雷均出身光大控股。特別是王鷗,目前仍擔任光大控股管理決策委員會成員及高級海外運營總監。
而特斯聯,就是艾渝就職於光大控股時期的產物。不僅如此,成立至今,光大控股在資金上也是一路保駕護航,近乎參與了特斯聯一半的融資項目,先後加碼投資金額合計高達23.7億元。
某種程度上說,特斯聯可以看作是光大控股在新科技方向的一次戰略性布局。
截至遞表日,光大控股旗下公司合計持有特斯聯26.37%股權,僅次於管理團隊。
(來源:特斯聯招股書)
背靠光大係的扶持以及艾渝這位資本大佬,特斯聯頻頻增資擴股,短短7年時間裏累計完成9輪融資,個別年份甚至一年募資兩次。
(來源:特斯聯招股書)
在此過程中,不少明星資本也紛紛入局,包括IDG資本、京東集團、、萬達投資、商湯科技、福田資本、美高域以及多個地方國資等,這也從側麵驗證了機構對特斯聯投資價值的認可。
特斯聯的估值也一路水漲船高。以遞表前最後一次D++輪融資(2024年8月)測算,當時特斯聯的估值已經超過210億元,相較7年前天使輪的估值大漲近300倍!
3年半累虧71億
那特斯聯的業績又能否撐得起這樣飆漲的估值呢?
報告期內,特斯聯營收最多的一年是2021年,達到12.07億,但此後兩年均不及此,分別跌至7.38億、10.06億。
今年上半年,營收更是僅有3.57億元,相較去年同期下滑了30%。
(製圖:市值風雲APP)
扣除掉不菲的成本與費用後,特斯聯這些年裏一直處於虧損狀態,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的經營虧損累計達到30億元。
另外,由於特斯聯每年會有大額的優先權股份公允價值虧損,再扣除這一數額後,三年半時間裏特斯聯的累計虧損71億元。
其中僅是今年上半年,特斯聯的期內虧損就高達11.28億元,比去年全年虧損金額還要多出3億元。
(製圖:市值風雲APP)
更關鍵的是,特斯聯的現金流或許發生崩盤,三年半時間裏經營活動現金流始終處於淨流出狀態,累計達到16.5億元,且同樣沒有好轉態勢,大額失血仍在持續中。
(來源:特斯聯招股書)
截至今年6月末,特斯聯手握現金2.55億,而短期借款卻高達15.99億,二者相差了6倍之多。或許這就是特斯聯今年上半年剛完成D輪融資,如今又馬不停蹄來港股遞表的關鍵原因。
老實說,虧損與失血其實是不少中小企業的常態,特別是重研發的創新藥企或科技企業,基本都是將全部希望寄托於研發成果商業化之時,那特斯聯的未來能指望得上嗎?
行業“第五”?行業弟弟!
我們不得不回到業務層麵來回答這個問題,特斯聯主要從事的是AIoT業務。
首先,什麽是AIoT?
簡言之就是AI+IoT。AI即人工智能,IoT即物聯網,AIoT也就是人工智能物聯網,即將AI與物聯網技術相融合,通過IoT將AI在具體場景落地,用更高形式的AI實現萬物數據化、萬物智聯化。
根據灼識谘詢,中國AIoT市場的收益預計將從2023年的8,210億元增長至2028年的13,930億元,年複合增長率11.1%。其中,公域AIoT的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4,080億元增長至2028年的7,440億元,年複合增長率12.8%。
(來源:特斯聯招股書)
目前,市場內主要有兩種力量參與,其一是著重於操作係統的AIoT企業,包括華為、中興、騰訊、阿裏、商湯、曠視等,特斯聯也所屬在列。其二則是著重於硬件或係統集成的AIoT企業,包括(002415.SZ)、(002236.SZ)等。
看看這些競爭對手,要麽是擁有強大網絡基礎建設的通信巨頭,要麽是具有基礎和計算能力的互聯網大廠,要麽是AI業內響當當的領軍者,都是跺跺腳特斯聯抖三抖的體量級別。
對於他們來說,布局AIoT或許僅是其自身原有業務的延伸,賣個設備順便賣賣係統,而AIoT係統卻已是特斯聯的全部。這種背景下,特斯聯要如何與各路大佬廝殺?又能奪得多大的市場?
還真別說,特斯聯在招股書中表示,自己是“國內第五大操作係統型AIoT解決方案提供商”,僅次於三家通信大廠以及一家互聯網大廠(阿裏巴巴)。
呦,瞧著實力不錯!
(來源:特斯聯招股書)
但仔細一看,前五家企業已經拉開了明顯差距,特斯聯的十萬級體量較第一名的75萬差出了6倍以上,較第二名的45萬也已差出了3倍以上。
再考慮到行業內技術迭代快、研發耗資多、企業存活率低等特點,這樣小的體量差距隨時可能被反超,特斯聯的“第五”寶座也並不一定能夠穩住。可以預見的是,未來肯定有一場紅海式的廝殺。
不得不說,特斯聯的行業第五怎麽看都像是靠定語堆出來的,本質上可能就是個弟弟!
AIoT產品有幾分“智能”?
為了驗證這一說法,不妨再來看看產品。
特斯聯的AIoT產品主要集中在四個方向:AI產業數智化、AI城市智能化、AI智慧生活、AI智慧能源。
(來源:特斯聯招股書)
聽起來是不是非常高大上?
但用大白話翻譯過來就是智能識別來訪人員、電梯控製、智能消防、城市碼、智慧門禁、智慧垃圾管理、智慧停車場、智慧照明係統、車流量監控等。基本都是日常生活裏隨處可見的零碎小場景,無非加了個“智慧”、“智能”二字。
身為每天和這些場景頻繁接觸的普通老百姓,相信對這些產品多多少少也有所了解,技術難度有多高呢?其實也就“麻麻哋”。
這從公司毛利率上也能得到進一步驗證。作為一家軟件類企業,近三年裏特斯聯的毛利率最高也就44.2%,遠遠低於大眾認知裏軟件類企業60%-70%的毛利率範圍,而這正好發生在公司業績最好的2021年。
到了今年上半年,隨著業績下滑,公司毛利率已降至24.6%。
(製圖:市值風雲APP)
與此同時,是特斯聯營銷端的大額支出,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累計花費6.5億元,銷售費用率高達20%以上。這莫非是再用低價策略,去拓展和營銷用戶?
(製圖:市值風雲APP)
另外,特斯聯雖然一再表示不斷新簽客戶,2021-2024年上半年合計新簽客戶618名,但客戶總體數量卻明顯下降。截至2024年6月末,客戶數量僅剩150個,較去年年中和年末分別少了36家、180家。
(來源:特斯聯招股書)
這就奇了怪,是那些智慧服務不需要後續運營與維修服務嗎?還是同質化產品嚴重的市場裏換一家企業也無所謂呢?
話說至此,特斯聯的AIoT產品含金量如何,想必老鐵們心裏已有了答案。何時才能扭虧,何時才能止血,特斯聯的未來真的有盼頭嗎?這還要畫個大大的問號。
【有关光大控股一手扶持,7年9次融資,3年半虧損70億,特斯聯:赴港IPO或成現金流救命稻草】相关文章:
4 .東西六宮有哪些宮殿;東西六宮。住東宮的一定比住西宮的地位高嗎?東6宮又是怎麽排序的呢?
10 .執著。拚音,執著是什麽意思
13 .華爾街巨騙麥道夫獄中去世 騙取650億美元,被判服刑150年
17 .18歲畢業生酒駕被免予刑罰 隻因其學曆高?法官怎麽說?
20 .阿凡達 遊戲?漫威恭喜阿凡達重奪全球票房冠軍,阿凡達好看嗎?
26 .香港廣九鐵路廣告視頻?香港93年廣九鐵路廣告 到底真相是什麽?
友情链接: